羔羊缺奶精準補飼小妙招!
1、補飼
對多羔母羊或泌乳量少的母羊的羔羊,由于母乳不能滿足其營養的需要,應適當補飼。一般宜用牛奶或人工乳,在補同時應嚴格掌握溫度、喂量、次數、時間及衛生消毒。
一般從生后15-20天起訓練羔羊吃草、吃料。這時,羔羊瘤胃微生物區系尚未形成,不能大量利用粗飼料,所以強調補飼高質量的蛋白質和纖維少、干凈脆嫩的干草。把草捆成把子,掛在羊圈的欄桿上,讓羔羊玩食。精料要磨碎,必要時炒香并混合適量的食鹽和骨粉,以提高羔羊食欲。
為了避免母羊搶吃,應為羔羊設補料欄。一般15日齡的羔羊每天補混合料50~75克,1~2月齡100克,2-3月齡200克,3-4月齡250克,一個哺乳期每只羔羊需要補精料10~15千克。混合料以黑豆、黃豆、豆餅、玉米等為宜,干草以苜蓿干草、青野干草、花生蔓、甘薯蔓、豆秸、樹葉等為宜。多汁飼料切成絲狀,再和精料混合飼喂。羔羊補飼應該先喂精料,后喂粗料,而且應定時、定量飼喂,否則不易上膘。
海利富硒營養舔磚(母畜、幼畜均可用)
2、放牧
羔羊生后15~30天即可單獨外出放牧和運動。放牧應結合牧地青草生長狀況、牧地遠近程度及羔羊體質的強弱考慮。一般首先在優良草地和近處。放牧,隨著羔羊日齡的增長,逐漸延長放牧時間和距離。目前有兩種羔羊放牧形式。
第一種是母、仔合群放牧。母羊出牧時把羔羊帶上,晝夜不離。這種方法適合于規模較小的羊群,且牧地較近,羔羊健壯,單羔者居多。優點是羔羊可以隨時哺乳,放牧員可隨時觀察母、仔的活動狀況。缺點是羔羊一般跟不上母羊,疲于奔跑;母羊戀羔,往往放牧時吃不飽。
第二種是母、仔分群放牧。羔羊單獨組群放牧,可以任意調節放牧中的行進速度,羔羊不易疲勞,能安心吃草。但放牧地要遠離母羊,以免母羊和羔羊相互咩叫,影響吃草,甚至出現混群。母、仔分群放牧往往造成羔羊哺乳間隔時間過長,一頓飽,一頓饑,同時也不利于建立母、仔感情。母羊歸牧時往往急于奔跑、尋羔,要加以控制,然后母、仔合群。這時放牧員應檢查母性不強的羊,這樣的母羊亂奶羔、不奶羔,甚至不找羔,也要注意羔羊偷奶吃、不吃奶等現象。發現以上情況,應及時糾正,特別是幫助孤羔(或母羊)找到自己的母親(或羔羊)。
當大部分羔羊吃完奶后,可從羔羊分布和活動狀況看出羔羊是否吃飽。吃飽的羔羊活蹦亂跳,精神百倍,或者靜靜地入睡。未吃飽的羔羊或是到處亂轉,企圖偷奶,或是不斷圍繞母羊做出想吃奶的動作。一般母、仔單獨放牧,對羔羊以哺乳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