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牛哺乳期飼喂管理要點
犢牛的哺乳期一般為3到6個月。在哺乳期,犢牛處于快速的生長發育階段,飼養管理得當對其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管理要點:
一、哺乳期階段劃分
1.?初乳期(0-7日齡)
核心目標:確保抗體吸收,建立免疫力。
飼喂要點:
初乳質量:產后1小時內喂足?4升優質初乳,6小時內再喂2升。
溫度:加熱至?38-40℃(避免高溫破壞免疫球蛋白)。
儲存:多余初乳可冷凍保存(-20℃),使用時溫水緩慢解凍。
注意事項:
弱犢需少量多次灌服(如每次1升,間隔2-3小時)。
檢測血清總蛋白(≥5.5g/dL說明被動免疫成功)。
2.?常乳/代乳粉期(7日齡-斷奶)
液體飼料選擇:
全乳:鮮奶或發酵乳,每日喂量?8-10%?體重(如40kg犢牛喂3-4升/次,2-3次/日)。
代乳粉:選擇優質產品(蛋白質≥22%,脂肪≥15%),按說明書稀釋(通常1:7兌水)。
飼喂方式:
定時定量:避免隨意增減奶量,防止消化不良。
衛生管理:奶瓶、桶每次用后清洗消毒,避免細菌污染。
二、固體飼料引入與過渡
1.?開食料(7日齡起)
要求:高能量、易消化(粗蛋白18-22%),添加誘食劑(如糖蜜)。
方法:
少量置于料槽,每日更換新鮮料,逐步增加至1-2kg/日(斷奶前目標)。
可添加益生菌促進瘤胃發育。
2.?優質干草(2周齡后)
作用:刺激瘤胃蠕動,避免乳頭瘤胃(僅喝奶導致的瘤胃畸形)。
選擇:柔軟苜蓿、燕麥草等,自由采食但控制量(初期每日100-200g)。
3.?飲水
出生后即提供 清潔溫水(冬季加熱至20℃),與喂奶時間間隔1小時以上。
三、斷奶管理
1.?斷奶標準:
連續3天采食 ≥1kg/日開食料,且健康狀況良好(無腹瀉、呼吸疾病)。
體重達到出生重的?2倍(如40kg犢牛達80kg)。
2.?漸進斷奶法:
步驟:
1.?減少奶量至?2升/日(約2周時間)。
2.?完全停奶后繼續喂開食料和干草?1-2周,觀察采食穩定性。
注意:斷奶后1周內避免應激(如混群、疫苗接種)。
四、常見問題與解決
1.?腹瀉(營養性/病原性)
預防:奶溫穩定、工具消毒、避免突然換奶。
處理:
輕度:停奶1-2次,喂電解質溶液(如口服補液鹽)。
重度:獸醫指導用藥(如抗生素+腸道保護劑)。
2.?瘤胃發育不良
表現:瘦弱、毛色差、開食料攝入不足。
對策:增加優質干草,補充 丁酸鈉 或 酵母培養物 促進瘤胃乳頭生長。
3.?異食癖(舔舐異物)
原因:營養不良或缺乏運動。
改善:提供舔磚(鹽+礦物質),增加活動空間。
五、記錄與監測
每日記錄:奶量、開食料采食量、糞便狀態、體重(每周稱重)。
健康指標:體溫(38.5-39.5℃)、呼吸頻率(20-40次/分鐘)、眼鼻分泌物。
總結方案示例(以荷斯坦犢牛為例)
日齡 | 液體飼料 | 固體飼料 | 管理重點 |
0-1天 | 初乳6升 | 無 | 被動免疫 |
2-7天 | 全乳2-3升×3次 | 開食料少量誘食 | 防腹瀉 |
8-30天 | 全乳3升×2次 | 開食料自由采食+干草 | 瘤胃發育 |
31-60天 | 漸減至2升/日 | 開食料≥1kg/日 | 斷奶準備 |
斷奶后 | 停奶 | 開食料+干草自由采食 | 穩定過渡 |
通過系統化管理,可確保犢牛在哺乳期日均增重0.7-1kg,為后續育成階段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