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月(春季驅蟲)?

核心目標:殺滅越冬后復蘇的蟲體,預防“春季高潮”。

重點寄生蟲:消化道線蟲(如捻轉血矛線蟲)、肝片吸蟲(潮濕地區)。

推薦藥物:

線蟲:阿苯達唑、伊維菌素(注射或口服)。

肝片吸蟲:三氯苯達唑(特效藥)。

操作要點:

放牧前1周完成驅蟲,避免草場污染。

南方多雨地區需加強肝片吸蟲防控。

6-7月(夏季驅蟲)

核心目標:控制吸血昆蟲和體外寄生蟲。

重點寄生蟲:蜱、虱、螨蟲、蠅蛆(傷口蛆)。

推薦藥物:

體表寄生蟲:敵百蟲藥浴、雙甲脒噴灑或伊維菌素皮下注射。

蠅蛆:飼料添加環丙氨嗪。

操作要點:

藥浴時避開雨天,防止藥效降低。

牧場周邊噴灑殺蟲劑,減少蚊蠅滋生。

9-10月(秋季驅蟲)

核心目標:減少越冬蟲源,為安全過冬做準備。

重點寄生蟲:消化道線蟲、肺絲蟲、絳蟲。

推薦藥物:

廣譜驅蟲:阿苯達唑+伊維菌素聯合使用。

絳蟲:吡喹酮(針對性用藥)。

操作要點:

驅蟲后徹底清理圈舍糞便,堆積發酵滅蟲卵。

北方地區需在霜凍前完成驅蟲。

12-次年1月(冬季驅蟲·部分區域)

核心目標:針對舍飼牛羊的隱孢子蟲、疥螨等。

適用場景:高密度舍飼或疥螨高發牧場。

推薦藥物:

疥螨:伊維菌素注射+環境噴灑溴氰菊酯。

隱孢子蟲:妥曲珠利(犢牛羔羊專用)。

操作要點:

加強圈舍消毒,保持干燥通風。

孕畜避免使用毒性較強的藥物。

關鍵補充

1.?輪換用藥:每年更換藥物種類(如苯并咪唑類→大環內酯類),避免耐藥性。

2.?精準時機:放牧牛羊在雨季前后(如5月、8月)可追加驅蟲。

3.?特殊節點:斷奶、配種前、分娩后需針對性驅蟲(如哺乳期母畜用左旋咪唑)。

通過這四個月份的重點防控,可覆蓋牛羊主要寄生蟲的生命周期,顯著降低感染率。實際執行時需結合當地氣候和寄生蟲監測結果調整(如肝片吸蟲流行區需在秋季增加一次三氯苯達唑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