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瘡,又被稱為“羊傳染性膿皰病”,是由副羊痘屬口瘡病毒引起的綿羊和山羊的一種傳染性疾病。由于該病毒抵抗力較強,散落在地面的病毒可以越冬,到來年春天仍具有較強的感染性,每年3~4月份天氣轉暖時便是羊口瘡發病高峰期,羊群一旦發病便可能連綿數年。

一、發病過程與癥狀表現

羊口瘡主要危害1~3月齡的羔羊,成年羊也可感染發病但癥狀輕微,山羊要比綿羊更易感。無病羊群通常是由于引入病羊或帶毒羊(發生過羊口瘡的羊群,均可能成為帶毒羊),或者在被病毒污染的牧場放牧而造成傳染,開始可能僅有極個別羊只發病,但是隨著病羊與健康羊不斷接觸便會危及整個羊群,特別是羔羊和哺乳母羊更容易發病。一旦羊群發生過本病后,每年春秋兩季便可能再次出現發病,連綿數年難以將其清除。

羔羊發病后多以“唇型”癥狀表現為主,發病初期先在口角、上下唇或鼻鏡上出現散在的小紅斑,此時很難引起養羊戶的注意。發病1~2天后小紅斑逐漸變成丘疹和小結節,細心的養羊戶若此時能夠發現并對患羊及時隔離,對防止本病的蔓延十分有幫助。繼續發展便會變成水皰或膿皰,破潰后則會結成黃色或棕色的疣狀結痂,此時病情已經在羊群中開始大量傳播,很多羊已經感染還沒有表現出癥狀或者已經表現出初期癥狀。

多數患羊在經過相應的治療后,會呈良性經過,結痂后7~15天痂皮干燥、脫落,患羊好轉。治療不及時、治療不當或嚴重病例,口唇部位會不斷發生丘疹、水皰、結痂,并相互融合,波及而整個口唇周圍,而且結痂下面多會伴有肉芽組織增生,整個嘴唇外翻呈菜花狀,嚴重影響采食。少部分患羊可能伴有壞死桿菌、化膿性病原菌的繼發感染,甚至可能會繼發肺炎,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少數患羊可能伴有的“蹄型”癥狀表現,或者單一出現“蹄型”癥狀表現,一般多為一肢患病,通常在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膚出現水皰、膿皰,并在破潰形成菜花狀結痂。

成年羊患病多以良性“唇型”癥狀表現為主,哺乳母羊則會在乳房部位出現發病,主要由患病羔羊哺乳時感染所致,而且母羊患病后會感染健康羔羊。

類癥鑒別

(1)羊口炎:其無傳染性,通常多為單一羊只發病,發病部位主要以口腔內部或舌部為主,不會出現結痂。

(2)羊口蹄疫:其口、蹄多同時發病,無論大小羊只均易感,口腔有水皰但不會形成結痂。

(3)羊痘:其多為全身性癥狀表現,痘疹突出于皮膚表現,似銅錢狀,界限明顯,且體溫升高、全身癥狀明顯。

二、防治方案

預防策略

很多羊群發生過羊口瘡后便處于帶毒狀態,根本沒有辦法分辨是否為帶毒羊,因此在引種時最好購買知根知底的種羊,該羊群至少要2~3年沒有發生過羊口瘡。不確定引進羊只是否為帶毒羊時,應先隔離觀察2~3周沒有任何問題,并進行多次蹄部清洗、消毒(羊口瘡病毒在羊糞污中可長時間存活,而羊蹄則可能帶有糞污)后方可混入大群飼養。

發生過羊口瘡的羊群,可在2月底或3月初對羊群中的羔羊進行接種疫苗,因為接種疫苗后至少要10天才能起到免疫效果,而羊口瘡多會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下旬發生。不過市場上幾乎沒有正規批文的羊口瘡疫苗,大家在選擇疫苗時一定要選擇自己或周圍羊友用過,沒有毒副作用(例如造成感染發病)的疫苗。羊口瘡疫苗為口腔劃痕接種,即用帶疫苗的針頭在羊口腔內黏膜劃3~5道。

羊痘疫苗對羊口瘡有一定的交叉免疫效果,近年羊群沒有發生過羊口瘡或實在買不到羊口瘡疫苗的情況下,可在2月底或3月初對羊群接種羊痘疫苗(大小均接種),羊痘疫苗的接種方式為尾根皮下注射,注射后以鼓起一個透明的水泡為成功。

治療方案

當羊群中出現患病羊只后應及時進行隔離,若羔羊患病還應停止哺乳,以免傳染給母羊及其他羔羊。在對患羊進行嚴格隔離,若羊群中仍有新的患羊出現,此時可以考慮“自家苗”對易感羊群進行接種,即采用自發發病患羊的痂皮進行研磨,然后對易感羊進行尾根劃痕接種,切記不要進行口腔劃痕,因為沒有進行減毒,其毒性與傳染性較強,進行口腔劃痕接種便會使羊只出現感染發病。(溫馨提示:剛剛養羊的新手朋友,或者對“自家苗”產生的不良后果沒有應對方案,不建議使用“自家苗”)

患羊應進行對癥治療,一般癥狀輕微的患羊,可先用水楊酸鈉軟膏對痂皮進行軟化,或者用雙氧水沖洗痂皮對其軟化,然后去除痂皮,一定要將痂皮清理干凈,以新鮮血液冒出為宜。然后用0.1%~0.2%的高錳酸鉀溶液對創面進行清洗,最后涂抹紫藥水、碘甘油或土霉素軟膏,每天1~2次直至痊愈。

患羊出現死亡的原因主要為采食受到影響,不能正常進食導致營養衰竭而忘,因此在治療的同時必須保證患羊的營養攝入,只有攝入充足的營養才有利于病情的好轉。羔羊可用奶瓶、針管進行喂奶,成年羊則要喂一些柔軟易消化的草料或流食,必要時可以給患羊輸液補充營養。

一些癥狀比較嚴重的患羊,可用2~5毫升魚腥草注射液、1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20~40萬單位青霉素,對于嘴唇部位進行分點注射,每天1~2次,用于防止繼發感染。亦可采用相關藥物對患羊進行肌內注射,全身抗炎以防止繼發感染。

蹄型患羊可用0.2%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浸泡1~2分鐘,然后用龍膽紫或土霉素軟膏涂抹患部,每天1~2次直至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