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牛價一直處于高位水平,而且相比羊價來說也很穩定,養牛的人多少都賺了些錢。于是有一些人打算加入養牛隊伍里來。不過,牛價高意味著購買成本就會高,未來養牛的行情并不能肯定十分好,所以一直猶豫的人也不在少數。下面我們來簡單說一下當前養牛業的現狀。

一、養牛散戶數量減少

1.養牛要遠比養羊投入大,農村小散戶養個兩三頭還可以,但遠遠達不到規模化的實力?,F在規?;B殖是個趨勢,從養殖環境、飼料管控、衛生防疫到銷售渠道等,都是小散戶難以企及的。發展不了,就主動退出了。

2.農村養牛的散戶大多是上年紀的人,年輕人都另謀出路了。要么上學考出去坐辦公室,要么進工廠做一線工人等等,沒人愿意守著幾頭牛過父輩人的日子。時間長了,牛也就都賣了,很少人養了。

3.環保政策力度如此大,村民們的環保意識也逐漸增強。原來在自己院子里搭個牛棚不叫事,可現在養個幾頭牛,弄得周圍都牛糞味兒;去別處建牛棚又不好找地方,即便有,租地的費用也不少,干脆就棄養了。

二、購買成本高

牛價高意味著購買本也會高,原來一頭牛犢可能幾千塊錢就能買到,但現在去牛市上轉一轉發現沒個萬把來塊錢根本買不到。這樣的價格著實嚇跑了一些人。

三、飼養成本高

牛的飯量比羊大很多,草料這塊就得需要儲備的足夠多。雖然國家大力提倡種草搞養殖,但實現起來還是有一些難度的,且不說當地的土地環境適不適合,就是人力這塊兒都不夠。加上最近幾年農作物的數量也在減少,這幾年飼草的價格一直在上漲,就連相對便宜的青貯價格漲的厲害。光草料這塊的成本就比原來高出不少。除了草料這些粗料,精料也必不可少,這樣才能保證營養均衡。雖然玉米、大豆國家都有進口,農戶自己家也或多或少的種些,但這些成本也不少。

另外,每年的防疫費、獸藥費等也不能忽略,而且牛一旦生病,管理不好也就賣不上好價錢了。

四、銷售信息不對等

買牛的和賣牛的中間似乎總是摻和著這樣一種人:牛經濟或牛販子。買賣的一部分利潤都跑到他們的腰包里去了。當然,人家就是吃這碗飯的。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買賣雙方可以通過網絡來直接進行交易了。但網絡上的虛假信息也不能忽視,很多中間商利用網絡夸大宣傳吸引顧客。買牛的人去了才發現自己上當了。

總體來說,盡管有那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但養牛業還是一個健康發展中的行業。國內對牛肉的需求遠大于牛肉的供應,也就是說養牛的不愁賣不出去,要不我國也不會從好幾個國家進口牛肉了。如果年輕人想創業養牛還是挺不錯的。

以上就是對現下養牛業現狀的簡單分析,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見可以在下方留言區留言,發表您的看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