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新辦羊場指南
現在很多農村山區都會飼養山羊,這是他們的主要的經濟來源,而在市場效應的驅動下,人們養羊熱情越來越高,但有些農戶不顧可觀條件,盲目興辦養羊場,造成了不少損失。微畜牧小編認為養羊建場是最基本條件及起步階段,直接關系到后期羊場的效益,因此一定要是重視,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辦養羊場應掌握的一些技術要點。
一、辦場的基本條件
1、牧地條件。在以放牧為主要飼養方式的情況下,植被覆蓋率在80%以上的地區,土山地區每3~5畝飼養1只成年羊,石山地區5~10畝飼養1只成年羊。通過草地改良、種植優質牧草,利用作物秸桿喂羊等,載畜量可以增加1倍以上。
2、有適合建羊舍的地點。要求地勢高燥、通風、冬暖夏涼,建舍可用干燥木質建成樓式,以每只羊3~4平方米進行圍場。
3、要有清潔的飲水來源。
4、飼養人員必須通過培訓或有一定養羊實踐。
5、清除牧地內雜草和有毒的草類、藤蔓。
二、辦場季節
也就是山羊引種調種季節,一般桂西北地區,以深山和冬季引種為宜,最好在潮濕多雨季前引種養有6個月適應期,這樣種養存活率最 高。另外要是條件允許,最 好是種羊遷入地區和產地相近或相似,如山地到山地,土山地區到土山地區。
三、合理的起步基礎羊群
根據飼養人員的管理水平制定合理的起步數量,實踐表明,起步基礎羊群以不超過30只為宜,最 好為15只。有條件的農戶可自選留種羊,保證后期種養數量擴大,這樣可以有效解決羊群適應性、合群性、抵抗力等,建議最好不要從外地或其他羊群購羊補充。
四、及時給羊群免疫接種和驅蟲
引進羊1個月左右,羊群體質、生活習性基本恢復完畢,這時可以給羊群進行免疫接種,增強羊只抵御疫病的能力,并對羊群進行全面驅蟲。
五、及時處理異常的羊只減少損失
要堅持每日放牧和收牧2次數羊,可以有效掌握羊群量的變化以及羊只的特征特性,而且還可及時發現羊群個體的精神、運動、排泄等狀態,便于及早處理減少危害。放牧過程中也要注意觀察羊只的采食、站立、運動等狀態。
六、及時處理應激反應
引起羊群時,由于遷入環境跟產地存在差異,加上飼養方式發生變化,養在適應期內極容易出現角膜炎、口瘡、感冒、腹瀉等應激反應,要想解決這些應激,要加強飼養管理,清潔圈舍衛生,如有條件可從產地帶些牧草進行逐漸過渡,減少應激。
以上就是關于農戶新辦養羊場的技術要點介紹了,希望對各位養羊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