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多胎產的風險
母牛繁殖速度相對較慢,正常情況下一年產一犢,甚至三年僅可產兩犢,因此導致市場上牛犢價格不斷升高。當前一頭剛斷奶的良種牛犢便需要七八千元,部分養牛戶便想能不能利用某些技術手段強行讓母牛一胎產多犢?其實母牛一胎多犢技術,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便開始推行了,技術手段主要有這么三種
一、加強選育
經研究表明母牛一胎多犢具有較強的遺傳性,可選用此類母牛繁殖的后代公犢做父本、后代同性多胎母犢做母本,再經過數代的選育其后代牛群便可以保持較高的多犢概率。需要注意異性多胎母犢不可選做母本,因此類母犢95%以上均無繁殖能力。
二、胚胎移植
當前胚胎移植技術已經相對成熟,許多科研團隊甚至牛場獸醫均能熟練操作。胚胎移植同樣可使母牛一胎多犢,想讓母牛產幾個牛犢便移入幾枚胚胎便可。
三、多產疫苗
又名母犢雙胎素,為一種復合激素,主要通過促進母牛多排卵而達到一胎多犢的目的。母牛發情適配期間肌內注射多產疫苗30~40微克,然后進行人工輸精,母牛一胎產2~4犢的概率可提高到60%以上。
母牛一胎多犢在技術上完全可以做到,無論超數排卵還是胚胎移植均可以讓母牛一胎產多犢,然而實際養牛過程中這樣做的風險卻非常大。
1、母牛妊娠風險
一些大型肉牛品種的牛犢初生體重較大,例如夏洛萊牛的牛犢初生體重可達100斤以上,別說一胎多犢了就算一胎一犢都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第一牛犢過大或過多造成腹壓過大便容易引起產道脫垂及消化問題,第二妊娠期間特別容易出現流產、早產等問題,第三生產時特別容易出現難產,有時候可能連大牛都保不住。
2、牛犢體弱多病
一胎多犢肯定沒有一胎一犢的牛犢體質強,照顧不好便可能出現肺炎或生長緩慢等問題,相比之下養牛戶所需要付出的精力會更大,大型養牛場硬件設施可以達到但是卻沒有太多精力照顧一胎多犢的牛犢,中小養牛戶有充足的精料去照顧一胎多犢的牛犢但是硬件設施卻往往不達標,牛舍環境臟、濕度大、溫度不適宜及消毒不嚴格等都可能使牛犢出現傷亡。
3、母牛奶水不足
大部分肉牛品種的泌乳性能并不算太強,哺乳一頭牛犢還算充足,但是哺乳兩頭牛犢便有一定壓力了,牛犢吃不飽便會影響生長和抵抗力,這樣便容易形成僵牛,一旦成為僵牛后兩頭牛都不一定有一頭健康牛增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