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傳染性胸膜炎又稱羊性支原體性肺炎,是由支原體引起羊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本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染。常發于冬、春寒冷及沙塵暴、大風和青綠飼草缺乏季節。陰雨連綿,寒冷潮濕,營養缺乏,羊群密集、擁擠等不良因素易誘發本病。

診斷要點:

1.本病以發熱、咳嗽、漿液性和纖維素性肺炎以及胸膜炎為特征。病初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隨即咳嗽、流漿液性鼻液,4–5天漿液性鼻液變為黏膿性,常黏附于鼻孔、上唇,呈鐵銹色。病羊多在一側出現胸膜肺炎變化。按壓胸壁,病羊表現敏感、疼痛;后期病羊呼吸極度困難,伴有嘶啞呻吟聲,病羊被毛松亂,頭頸伸直,背拱起;黏膜充血、發紫、羞明流淚,眼角有黏液或眼屎,如不及時診治,病羊尤其羔羊死亡率及高。孕羊常發生流產。有的急性可能變為慢性,病羊間發咳嗽及流鼻汁,或有腹瀉,慢慢消瘦,最后衰弱死亡,病程可達數月或更久。

2.解剖可見胸腔有淡黃色積液,部分積有大量淡黃色漿液纖維素性滲出物。損害多為一側性肺炎。肺實質肝變,切面呈大理石樣變;胸膜變厚而粗糙,與肋膜,心包膜發生粘連。支氣管淋巴結和縱隔淋巴結腫大,切面多汁,有出血點。肝、脾、腎腫大,膽囊腫脹。

防治

1.提倡自繁自養,新引入的山羊,應隔離觀察1個月確認無病后方可混群;對疫區的假定健康羊,每年用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苗接種。病菌污染的環境、羊用具等進行嚴格消毒。

2.治療使用新砷凡納明“914”治療、預防本病有效,劑量:5個月齡以下羔羊0.1-0.15克,5個月齡以上羊0.2-0.25克,用滅菌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鹽水稀釋為5%溶液,一次靜脈注射,必要時間隔4-9天再注射一次。可試用磺胺嘧啶鈉注射液,皮下注射,每天1次;病初期可使用土霉素,以每天每千克體重20-50毫克劑量分兩次內服;氟苯尼考每千克體重20-3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5天。酒石酸泰樂菌素每天每千克體重6-12毫克,每天肌肉注射2次,3-5天為一個療程。也可使用強力霉素治療,效果明顯。

養殖戶應經常留意羊群的日常反應,發現有輕微癥狀,應及時聯系當地獸醫進行治療,平時加強羊舍的衛生管理以及羊群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