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山羊的配種的關鍵季節,所以為了提高山羊的繁殖率和膘量,在秋冬季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編就帶來了秋冬養殖山羊的管理要點,一起來看看吧!

一、抓絨和剪毛

肉絨用山羊每年春季要進行抓絨和剪毛。當發現山羊的頭部、耳根及眼圈周圍的絨毛開始脫落時,就開始抓絨。

抓完絨以后約一周進行剪毛。抓絨時先將羊只臥倒,用繩索將兩前腿及一后腿捆在一起,然后用稀梳順毛方向由頸、肩、胸、背、腰及股各部由上至下將沾在羊身上的碎草及糞塊輕輕梳掉。再用密梳逆毛而梳,其順序為由股、腰、背、胸及肩部。抓子要貼近皮膚,用力要均勻,防止抓破皮膚。

二、去角

將生后5~7天的羔羊側面臥倒、用手指觸摸其角基,感到有一硬的突起、然后將該處的毛剪去,周圍涂上凡士林。取奇性鉀(鈉)棒一支,一端用紙包好、另一端沾水后在角的突起部位反復磨擦、直到微出血為止。磨擦后在角基上撒上一層止血消炎粉,將羔羊單獨放在小欄中與母羊隔開、防止吃奶時將藥液沾在母羊的乳房上、損傷乳房。

三、修蹄

一般在雨后進行,修蹄時將羊坐在地上、人站在羊背后使羊半躺在人的兩腿中間,將羊的后腿蹺起使羊不能起來。修蹄時從前肢開始、先用果樹剪將生長過長的角尖剪掉,然后用刀將蹄底的邊沿修整到和蹄底一樣平齊。直到蹄底可見淡紅色的血管為止。如果修剪過度造成出血可涂上碘酒消炎。若出血不止可將烙鐵燒到微紅色、快速把蹄底燒烙一下。要求整形后的蹄底平整、羊蹄前端呈方圓形。

四、刷拭

乳用山羊應每天進行刷拭以保持羊體清潔、促進血液循環。刷拭山羊時最好用硬草刷自上至下,從前向后將羊體刷拭一遍。羊身上如有糞塊污染,可用鐵刷輕輕梳掉或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后擦干。此外,對于乳用山羊,在產羔后應將羔羊隔離進行人工擠乳。母羊每天擠乳次數應根據泌乳量的多少而定。日產奶3公斤以下者擠乳2次、產乳5公斤左右者日擠乳3次,6~10公斤者日擠乳4~5次。

五、放牧

剛剛進入秋天的時候雖然氣溫逐漸減低,但是中午還是比較悶熱的,所以我們放牧時要避開中午的時間,在早晚較涼快的時候進行放牧,適當的增加放牧時間。出牧的時候根據有無霜天氣決定,盡量防止山羊進食有霜的青草。等到逐漸進入晚秋后,要注意天氣的變化情況,對羊群適當的保暖。

六、補料

養殖山羊大家都會采用放養的模式,其實也是比較好的養殖模式,因為可以讓山羊自己覓食,提升山羊的肉質。不過在晚上要及時的進行補料,晚上的補料以精料為主,精料有豐富的營養,并且比較適口。有利于山羊的生長與增膘,根據山羊的生長階段控制精料的投喂量。對配種母羊要嚴格把控,在孕期。哺乳期等都有不同的營養需求,不能飼喂變質的草料,保證飲水充足干凈,并且適當增鹽。

七、配種

秋季是母羊的發情期,并且母羊的膘情也比較好,容易受孕,有利于胎羊的發育。控制好母羊的配種可以促進母羊的受孕與產羔。通常生長至一年半的母羊就可以開始配種了,母羊在發情的時候食欲減少并且不同的交換,生殖部會出現紅腫、流出分泌物的現象,發情期持續2天左右,發情一天左右后配種。

八、保胎

母羊成功受孕后要做好保胎工作,不可讓母羊受到驚嚇,防止母羊進行跑動、跳躍等不利于受孕的動作。應該將孕羊分開飼養,在母羊出入圈門和進食的時候要注意不可讓其受到擠壓。飼料不能使用發霉變質的草料,在孕期時不可注射任何藥劑,但是為了防止先天性流產,要適量的注射保胎針。

九、防疫

前面也說了,孕期的時候盡量不要注射驅蟲等藥劑,所以我們應該在配種之前對羊群注射左旋咪唑進行驅蟲。打好疫苗防治疾病產生,定時清理羊舍,將殘留飼料與糞便要及時清除,保持羊舍的干燥。控制好豆類飼料的投喂,防止出現脹氣與中毒的現象,注意做好保暖措施,也要適當通風,為羊群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以上就是對秋冬季山羊管理要點的簡單介紹了,秋季的管理直接影響到山羊的增膘與羊羔數量。做好秋季管理保證羊群的生長,大家要著重注意母羊的管理,大部分母羊在秋季的時候都會受孕,需要我們做好各種措施。對于沒有配種的母羊,要人工輔助配種。提高母羊的產羔率,才能使自己的經濟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