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母牛繁育的幾個因素
不同種的牛或相同品種不同的牛,初情期的早晚及發情的表現不同。一般情況下,大型品種初情年齡晚于小型品種的牛。如奶用小型品種娟姍牛初情年齡為8月齡,而更賽牛和荷斯坦牛為11月齡;肉用牛品種初情期的年齡往往比乳用品種為遲;母水牛初情期更遲,一般約為13-18個月;母牦牛的初情期平均為24個月。
?1、自然因素
?由于自然地理因素的作用,不同的牛種或品種經過長期的自然和人工選擇,形成了各自的發情特征,雖然這種特征隨著飼養方式的改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自然的影響有時還能看出來。
?母牛發情持續時間長短亦受氣候因素的影響。高溫季節,母牛發情持續期要比其它季節短。在炎熱的夏季,除卵巢黃體正常分泌孕酮外,還從母牛的腎上腺皮質部分泌孕酮,導致發情持續期縮短。草原放牧飼養的母牛,當飼料不足時,發情持續期也比農區飼養的母牛短。
?2、營養水平
?營養水平是影響家畜初情期和發情表現的非常重要因素,自然環境對母牛發情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亦是因營養水平的變化所致。一般情況下,良好的飼養水平可以增加牛的生長速度,提早牛的性成熟,也可以加強牛的發情表現。
?牛的體重變化與初情期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牛的健康生長,有利于牛的性成熟。試驗表明,高營養水平的奶牛與低營養水平的比較,前者可以使牛的初情期提早6-9個月左右。秦川母牛在較好的飼養條件下,平均在9.3月齡(280天)即進入性成熟期,而在飼養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初情期可能要晚3-6個月。
?在牛自然采食的飼料中,可能含有一些物質,影響牛的初情期和經產牛的再發情。如存在于豆科牧草(如三葉草)中的植物雌激素,就可能影響牛的發情特征。我國傳統上在早春季節利用某些植物給動物催情,即是利用植物雌激素的例證。
?長期采食三葉草后,母牛流產率增高,處女牛乳房及乳頭發達。而北美瘋草據認為含雌激素樣物質及其它“毒素”,可以影響精子和卵子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