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17年羊業發展的推斷和分析
近幾年我國羊業低迷,從2014年到2016年上半年,羊價基本就沒讓養殖戶們舒心過。一直到2016年下半年,羊價開始快速上漲,內蒙古、河北部分地區十一月份每天0.3-0.5元/斤的漲幅讓人目瞪口呆。
羊肉消費的季節性區別比較大,每年秋冬季節是羊肉消費的高峰期,每到秋冬羊肉的交易量增加,價格上漲;羊業更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響,比如:疫情、旱災等等。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一下2017年羊業發展的情況:
羊價上漲的空間依然存在
在2017年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預計羊價會依然保持季節的規律性,上半年價格處于低位,下半年回升,但是2016年冬天羊源收緊導致羊價上漲,受此輪市場波動影響,預計2017年上半年羊價會整體比去年同期略高,然后在此基礎上羊價可能會隨著市場消費量下降而下降。
羊價雖然漲漲跌跌,但近兩年消費者消費觀有所轉變,羊肉因其滋補功效等原因開始受到消費者的追捧,羊肉價格還是總體向上的,2017年預計將會保持這個大趨勢,相對于前年和去年來講,羊價和羊肉價格依然存在著上漲空間。
養殖成本仍舊維持高位
不少從事肉羊養殖時間較長的養殖戶都在抱怨這兩年飼料、草料價格上漲導致的養殖成本的增加,養殖成本較高一直都是這兩年的難題,再加上活羊和羊肉價格下跌,養殖戶的利潤空間急劇縮小甚至虧損。
2016年內蒙古作為牧草主產區,遭遇了旱災,牧草減產46.6%,進而導致草料的成本在持續上漲,雖然政府采取了補貼等措施,但是草料短缺的影響勢必會持續到2017年。此外玉米等飼料價格也在上漲,受此影響,預計2017年肉羊養殖成本依然會維持在高位。
高品質羊肉市場份額增加
近兩年,不少企業為了應對羊業市場的低迷,紛紛開始摸索高品質羊肉的出路;不少養殖戶同時也開始嘗試著有機散養、健康養殖等方式,以期提高羊的產品附加值,進而擴大利潤空間。從結果來看,這樣的摸索和嘗試取得的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像鹽池灘羊、蘇尼特羊、阿爾巴斯羊等一系列高品質、品牌化的羊肉受到市場的歡迎和認可。
而作為主產區的內蒙古、新疆和山西等地區,政府也開始著手打造本地羊肉品牌,通過補貼、聯合銷售環節等各種措施,來推進高品質、品牌化羊肉的發展。預計在2017年這樣的發展勢頭會有所擴大,龍頭化、品牌化策略是從低迷的羊業市場走出的最佳路線。
從業人士需要認識到未來是品牌化的天下,隨著進口羊肉的數量的增加,羊業市場的低迷已經成為進口羊肉占據主動的最好突破口。進口羊肉較低的養殖成本,可靠的質量是國產羊肉的勁敵,與其在價格戰中陸續倒下,國內的羊肉產業不如嘗試尋找新的突破口,增加產品附加值,以高品質產品獲得市場份額。
更多的銷售模式和渠道出現
近兩年,關注羊業發展的讀者不難發現,似乎有越來越多的屠宰加工企業和養殖戶開始拓展新的銷售渠道和模式,高端訂制、手機養羊等各種互聯網影響而誕生的銷售模式屢屢見諸媒體,這些銷售模式的出現進一步加大了羊業市場信息化的分化:依賴傳統模式的從業企業或個人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小;而嘗試突破固有思維的企業和個人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擴大。
2016年臨近年底時,各地羊友反映羊價低,羊經濟人對價格的壓制明顯;而與此同時,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羊價卻在飛漲,信息閉塞的程度可見一斑。從中不難看出,對于市場信息的掌握影響著市場認知,而銷售渠道的突破則直接決定了利潤空間的大小。
這樣的市場趨勢在2017年將會繼續進而會有所擴大,所有從業者面臨的將是信息和渠道轉變的市場,只有順應市場的大潮,才能不被市場所淘汰進而有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