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該病發病率除受病原體影響外,還受氣溫、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高溫多雨季節,病原菌大量繁殖,雨水豐富,運動場積水泥濘,易使乳房臟污,發病率高。所以養殖戶在高溫多雨季節應加強奶牛的綜合管理措施,警惕乳房炎的發作。

  1.急性乳房炎。初期:產后乳汁排出不暢,乳房某處紅腫、脹痛、乳汁有絮狀物或凝塊,少數有結塊。

  中期(釀膿期):乳房腫塊逐漸增大。觸診乳房發熱、乳汁為黃白色或血清樣,內有絮狀物乳凝塊。有波動感,深部乳癰,常需穿刺診斷。治療早可較快痊愈,預后良好

  后期(潰膿期):患病乳區腫脹嚴重,皮膚紅亮,乳頭向外排膿。乳房膿腫淺時,應做縱切口排膿。膿盡腐肉脫凈可用生肌散,膿未盡可用九一丹去腐生新。膿腫深的可先抽出膿液后注入青霉素200萬國際單位。治療不及時可能危及患畜生命

  2.慢性乳房炎。常見乳房腫痛,內有結塊、結塊形態不一,質軟活動,邊界不清。

  給奶牛提供適宜而足夠的營養和控制奶牛乳房炎的發生,是促進奶牛多產奶、產好奶的關鍵。而適宜的礦物質供給對奶牛乳房健康和產奶質量有相當大的影響,特別是硒、鋅和銅,能夠減少產犢和泌乳早期乳房炎的感染和發病率,從而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奶牛干奶期是乳房炎的高發期,特別干奶前期和末期。干奶前期乳房炎發生率是泌乳期的6倍,如果不在干奶期進行有效治療,8%~12%的奶牛會發生乳房炎。針對乳房炎養殖戶需做一下防御措施:

  1.加強管理,減少乳腺感染。①建立穩定、訓練有素的擠奶員隊伍。②搞好環境衛生,阻止細菌繁殖,保持環境、牛體清潔是防治措施的關鍵。③創造優良環境,減少應激因素,夏季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創造良好的“人工小氣候”,牛舍保持安靜,使牛生活在最佳環境之中。

  2.加強擠乳衛生,執行擠奶操作規程。①擠乳前應將牛床打掃清潔,并將牛體特別是后軀刷拭干凈。②擠乳前最好用200~300微升/升有效氯溶液清洗乳房,再用50℃的溫水用干凈毛巾徹底洗凈乳房。③頭幾把乳應擠在容器內,不要擠在牛床上。④加強擠奶員衛生:擠奶員要固定,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3.堅持乳頭藥浴。常用藥浴藥品有4%次氯酸鈉、0.3%~0.5%洗必泰、0.2%過氧乙酸、0.5%~1%碘伏。藥浴注意事項:①初次使用,藥物濃度由低逐漸增大,使乳頭皮膚有一個適應過程。②使用新的藥液,應先做幾頭試驗,如無反應,再擴大范圍。③使用藥物要符合標準,如次氯酸鈉的含堿量不超過0.05%。④嚴冬季節,為防止乳頭凍傷和破裂,可暫停藥浴。

  4.干奶期注入抗菌藥物,如無抗宮乳康,其作用如下:

  ①減少干奶期新感染的發生,降低產犢前和產犢后臨床型乳房炎的發病率。 ②比在泌乳期治療臨床型乳房炎時經濟、有效。

  ③干奶期經處治過的牛,產犢后,乳中無藥物殘留,不污染鮮奶,產乳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