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病因在盛夏季節,天氣炎熱,圈舍降溫設施不全,通風不良,飲水不足,牛的頭部受到強烈日照,造成奶牛長時間處于熱應激狀態,機體失去代償能力而引起中暑。

癥狀中暑初期,奶牛精神沉郁,四肢無力,行動遲緩,站立不穩,張口呼吸,結膜潮紅,鼻孔出現泡沫樣鼻液,全身出汗,皮膚滾燙,體溫在39.5-42℃之間,食欲廢絕,產奶停止,尿少或無尿。有的奶牛高度興奮,眼球突出,狂躁不安,向前沖撞,到后期轉為高度沉郁,口吐白沫,肌肉震顫,繼而倒地昏迷,此時意識和反射消失,眼結膜發紺,全身痙攣,四肢抽搐,如不及早進行診治,奶牛將迅速死亡。

診斷根據中暑臨床癥狀,結合天氣炎熱、濕度較高等現實情況,一般不難做出診斷。

治療立即將病畜轉移到陰涼通風處,然后用大量井水淋頭或冰袋冷敷,涼水灌腸。當體溫降至39℃時停止降溫,以防虛脫。維護心肺功能,可先注射20ml10%安鈉咖強心劑后,頸靜脈放血1000-2000ml;靜脈輸入復方氯化鈉2000-3000ml。糾正酸中毒:5%碳酸氫鈉500-1000ml靜脈注射。降低顱內壓:25%甘露醇或20%山梨醇500-1000ml靜脈注射。病牛興奮時,可靜脈注射安溴100ml。隨著病情好轉,而食欲不佳時,可用健胃劑。

預防奶牛中暑是熱應激條件下,機體失去代償能力后出現的一種重劇性疾病。在預防奶牛中暑的工作中,我們一方面通過防暑降溫工作降低天氣對奶牛的影響,另一方面要通過加強奶牛的飼養管理來提高奶牛對熱應激的代償能力。提高代償能力的具體方法如下:1、可適當提高日糧精料比例,減少粗糧喂量,以此減少日糧在消化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熱量;2、使鉀、鈉、鎂在日糧干物質中含量分別達到1.5%、0.5%和0.3-0.35%,以彌補因排汗增加所導致的礦物質流失;3、提高維生素a添加量,在炎熱季節應補給較平時高1倍的維生素a,并可能多喂青綠多汁飼料(如胡蘿卜),以滿足熱應激條件下機體對維生素a的需要;4、使用瘤胃緩沖劑,即在全混合日糧干物質中添加0.75-1.5%的碳酸氫鈉或0.35-0.4%的氧化鎂等,使瘤胃ph值在應激條件維持在正常范圍液10-20ml。在炎熱的夏季,一定要注意防暑工作,牛舍一定寬敞通風,衛生環境、消毒一定要做到位,才能避免奶牛發生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