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6歲時的一場意外,讓他永遠失去了右手;中專畢業后在求職路上屢次碰壁,初次創業又賠光所有……但他從不向命運低頭,用堅強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帶動當地農戶走上了一條養羊致富之路。

  如今,他創辦的博白縣桂源山羊養殖場,是廣西唯一集山羊研究、科普、繁育于一體的山羊養殖基地。他叫劉入源,博白縣江寧鎮長江村的一個有為青年。今年年初,他被評為“全國優秀農民工”。

眾所周知,養豬是博白縣的主導產業,農戶對養羊的積極性不高。為何劉入源要堅持養羊呢?“市場對羊肉需求巨大,發展前景好。”劉入源說。一次與客人聊天時,他聽說養羊前景廣,便著手進行市場調查,結果發現“當時羊肉價格相當于豬肉的3倍”,這堅定了他養羊致富的決心。

但養羊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簡單。2009年10月,他花費3.5萬元購買了31只本地山羊,當年全部患病死亡,多年積蓄賠了個精光。

劉入源沒有氣餒,不服輸的他多次到廣西畜牧水產研究所取經,認真學習養殖知識。2010年年中,劉入源再次籌借資金購買了澳大利亞努比亞山羊做種羊,重整旗鼓!

于是,早起檢查羊圈、割草、打草、拌飼料、打掃衛生、觀察羊吃飼料時的情況……對于劉入源來說,每天都是忙碌而充實的。

1年后,劉入源的山羊養殖事業步入正軌,27戶當地農民也開始跟隨他養殖山羊。“山里人增收不易,我這樣做就是想帶領他們一起來發展山羊養殖業,增加收入。”劉入源說。

 

當下,劉入源正以農家黨校、養羊協會和協會支部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在全鎮11個行政村推行試點養殖,逐步擴大規模,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現在的山羊一直供不應求,特別是深加工產品,在市場上賣得特別火。”劉入源說,如今羊場擁有6個品系的努比亞種羊1000多頭、標準化羊舍7條共2800多平方米,實現年產值500多萬元,帶動養殖戶100多戶,解決了近10名殘疾人的就業問題。

 

目前,落戶在該公司占地40多畝、總投資600多萬元的“自治區標準化種羊示范基地”項目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