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望“羊”興嘆,將如何解決?
內蒙古商務廳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去年入冬以來內蒙古羊肉市場價格小幅下降。自治區多地羊肉價格持續“低迷”,養殖戶望“羊”興嘆。
今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針對羊肉價格有所下降的問題,內蒙古正在探索研究建立目標價格保險制度。
包滿達說,目前內蒙古的大小牲畜存欄1.3億多萬頭(只),其中羊就超過了1億只。進入市場后,受市場整體商品價格波動的影響,價格比過去有所下降。借鑒一些省份的經驗與做法,現在自治區正在探討研究建立“政府拿一部分資金,農牧民少量出一部分資金”方式的目標價格保險制度。
“建立和實施羊肉價格保護政策,很有必要。”全國人大代表,來自內蒙古阿巴嘎的牧民額爾登格日勒說:“畜牧業是牧民賴以生存的基礎產業,畜牧業生產的穩定與否事關牧民增收和新牧區建設大局,應予以更多關注。我認為建立牛羊肉保護制度很有必要。此外,我還建議給基礎母畜發放補貼,為牧民增收建立多重保障。”
針對羊肉價格下跌的情況,內蒙古自治區價格成本調查監審局提出相關建議:自治區應綜合考慮區域資源和羊肉生產基礎,加大對羊肉主產區的扶持力度,鼓勵羊肉加工企業建立養殖基地,以“企業+牧戶”“企業+協會+牧戶”等形式,把分散的家庭生產聯合起來,組織規模、集約化生產;扶持羊的加工企業重組聯合,加強羊肉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及配套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推進品牌化運營;建立和完善羊肉儲備制度,保障市場供需平衡。建立畜牧業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強化羊肉市場監管,從而加強本土羊肉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