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圈養羊技術總結
棚圈養羊可解決日益突出的農牧矛盾,又可開辟飼草資源,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減少因焚燒秸稈造成的環境污染;與放牧相比,羊只生長快、出欄早、膘情好、出肉率較高、經濟效益好。面對養羊業發展的新形勢,發展規模健康棚圈養羊,來提高養羊業的經濟效益。具體飼養管理技術要點,供大家參考。
1.建造舒適的棚圈。
棚圈應選擇地勢較高、向陽、背風、干燥、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地段平坦且排水良好之處,應避開冬季風口、低洼易澇、泥流沖積的地段,并要考慮放牧、飼草(料)運送和管理方便。
羊舍可建成單坡敞棚式或全封閉式。單坡敞棚式一般后墻高度為1.8米、棚頂傾斜度為15度,全封閉式墻高2.3-2.5米、門寬1.5-2米。羊舍地面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鋪成斜坡以利排水。一般成年羊每只約占面積1.5-2平方米;懷孕母羊、哺乳羊、種公羊所占面積稍大些。舍內要保持干燥、通風,盡量做到冬暖夏涼,舍外設運動場,面積約為羊舍面積的2倍。可讓羊在運動場上自由活動,采食呼吸新鮮空氣、曬曬太陽;同時欄舍空氣狀況也可恢復。
2.搞好環境衛生。
棚圈養羊要重視改善環境衛生條件,經常清掃地面,更換墊草,注意通風換氣,保持棚圈清潔、干燥、衛生,糞便與污物要進行堆積發酵處理。
3.準備充足優質草料。
草料的準備和調制是棚圈養羊成功的訣竅,要注意下列問題:(1)飼草的加工采取秸稈青貯,一般將采收后的玉米秸稈割倒晾曬1天,鍘成0.5-2厘米的小節后青貯。另外,利用微生物發酵,利用“百寶利”或EM菌發酵菌種,噴濕拌均粉碎好的農作物秸稈或農副產品,如麥秸、玉米秸、花生秧、花生殼、玉米芯粉等,裝入缸、桶或塑料袋內封存,經厭氧發酵后即可食用。(2)發霉變質的飼料,發芽的土豆、患黑斑病的紅薯不能給羊做飼料,棉子餅、菜子餅必須脫毒處理后才可用,但一定要限量。(3)葉菜類飼料和幼嫩的青飼料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在瘤胃中硝酸鹽還原酶菌的作用下,可轉化為亞硝酸鹽,危害羊的健康,要限量飼喂。
4.搞好各生產環節。
養羊的主要生產環節有:鑒定、剪毛、梳絨、配種、產羔和育羔、羊羔斷奶和分群等。每一生產環節的安排,應盡量在較短時間內完成。
5.制定合理免疫計劃。
羊常見的傳染病較多如口蹄疫、布氏桿菌病、炭疽病、鏈球菌病、傳染性胸膜肺炎、快疫、猝狙、腸毒血癥、羔羊痢疾等。危害嚴重應根據當地的疫情特點,應向當地獸醫主管理部門咨詢,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種計劃,按照程序定期進行免疫接種,建議定期飼喂滄州海利公司的海利舔磚,起到一定預防效果。海利舔磚電話0317-6615989手機:13582732299
預防接種時要注意:(1)要了解被預防羊群的年齡、妊娠、泌乳及健康狀況,體弱或原來就生病的羊預防后可能會引起各種反應,應說明清楚,或暫時不打預防針。(2)對懷孕后期的母羊應注意了解,如果懷胎已逾三個月,應暫時停止預防注射,以免造成流產。(3)對半月齡以內的羔羊,除緊急免疫外,一般暫不注射。(4)預防注射前,對疫苗有效期、批號及廠家應注意記錄,以便備查,對預防接種的針頭,應做到一頭一換。
6.做好消毒工作。
棚圈地面、墻壁、圍欄等都要經常進行消毒。一般分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先進行機械清掃;第二步用消毒液。羊舍及運動場應每周消毒一次,整個羊舍用2-4%氫氧化鈉消毒或用1:1800-3000的百毒殺帶羊消毒。羊場應設有消毒室,室內兩側、頂壁設紫外線燈,地面設消毒池,用麻袋片或草墊浸4%氫氧化鈉溶液,入場人員要更換鞋,穿專用工作服,做好登記。
7.定期進行驅蟲。
羊易發寄生蟲病,一般在春季4-5月份和秋末10-11月份各驅蟲1次,當年羔羊應在7-8月份驅蟲1次,以減少羊群感染寄生蟲的幾率,保證羊只增膘肥壯和安全越冬。為了控制羊體外寄生蟲對羊只健康的危害,健康羊只可在每年3-4月份和10-11月份進行兩次藥浴,常用的藥浴藥物有辛硫磷(0.25%-0.5%)、林丹乳油(0.025%)、殺蟲脒(0.2%)等。體內驅蟲主要用伊維菌素、吡喹酮、丙硫咪唑等,驅蟲后1-3天將糞便發酵或消毒,以殺滅寄生蟲卵。
8.嚴格檢疫制度。
羊的檢疫制度一定要完善,羊從生產到出售,要經過出入場檢疫、收購檢疫、運輸檢疫和屠宰檢疫,出入場檢疫是所有檢疫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檢疫,只有經過檢疫而未發現疫病時,方可讓羊及其產品進場或出場。引進羊時,只能從非疫區購入,運回后,再經本場或專業戶所在地獸醫驗證、檢疫并隔離觀察1個月以上,確認為健康者,經驅蟲、消毒,沒有注射過疫苗的還要補注疫苗,方可混群飼養。采用的飼料和用具,也要從安全地區購入,以防疫病傳入。
9.實施藥物預防。
棚圈養羊,藥物預防必不可少,常用的藥物有磺胺類藥物、抗生素和硝基呋喃類藥,加入飼料和飲水中進行的群體藥物預防,但抗菌藥物不能長期使用,防止產生抗藥性,引起中毒或影響瘤胃的生理機能,一般連用5-7天即可,多選擇氣候多變,出現疫情或斷尾、去勢、斷奶前后投喂。
10.日常行為的觀察。
平時要注意觀察羊群,對可疑羊只進行細致的檢查,及時挑出體征異常者。觀察的主要內容有體態、眼神、被毛、采食、反芻、糞便、尿液等,檢查的主要內容有黏膜、結膜、舌苔、異味、體溫、脈搏、呼吸等。另外,羊鼻鏡是否濕潤,是羊健康與否的關鍵特征,觀察或檢查時一定不能忽略。健康的羊有3個生理常數需要記住:體溫為38-40°C,呼吸每分鐘18-24次,脈搏每分鐘70-80次,如發現異常,應及時請專業獸醫進行診治。
11.及時處理病羊。
傳染病傳播迅速、危害嚴重,萬一出現疫情,應迅速隔離病羊,防止疫情擴散,隔離區內所有未經徹底消毒的東西都不能運出,與病羊有過接觸的羊只,都要單獨圈養觀察。發生口蹄疫、羊痘等傳染病時,要及時報告獸醫管理機構,劃定疫區,隔離封鎖,盡快撲滅疫情。病尸不能隨意拋棄、食用或進入市場,應根據疫病性質,采取焚燒或深埋等無害化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