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羅非行情和2011年的羅非的行情都出人意料。2011年讓人料不到的暴跌,2013年讓人料不到的堅挺。2011年的高價,我沒追上。連續兩年的低迷,始終是人為操控的格局,都讓我心有余悸,2013年的價格堅挺我也沒把握。當追上來時已經是現在的平穩期,囤貨打內銷戰了。?
  ?
  不過2013年的回暖還是讓羅非養殖業好好喘了口氣。現在外圍的羅非出口的質量評級上升了,出口量和價格都漲了。雖然加工廠不會讓利養殖戶,不過外圍的飄紅還是讓行業鼓起了信心。行業估計2014上半年的價格還是可以的。我估計低迷的草魚大軍會殺回羅非地盤的,羅非魚原有大軍會有所擴增,本來羅非魚的產能就過剩,現在又擴增,估計明年不會太好。不過沒法子,現在大宗淡水魚除了鯽魚好市,其他都低迷,粵西的單一品種市場還是不得不養羅非。?
  ?
  問行情要利潤是沒法子的,不如問自己的成本要利潤了。立體養殖是節約養殖成本的出路,飼料直購也是節約成本的出路,都在謀劃。還有,投資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羅非魚養殖效益不能改變,可以改變套養魚的利潤空間。這些套養魚根據自己的優勢可以靈活搭配,還是能增長千把塊一畝收入的。吳川是中國飼料魚之都,我家本身做四大家魚孵化,我套養的親本效益能維持羅非養殖水面的擴張。而珠三角的套養名特優的利潤也可以很豐厚。?
  ?
  養殖羅非雖然不需要養蝦那么精細的技術,不過為了應付高溫鏈球菌季,還是需要配備些技術。我現在依然堅信我兩年前的不嚴謹言論“羅非魚鏈球菌是脂肪肝的繼發感染”。2011年的言論是基于行醫服務的心得。2011年后轉投養殖業,拿自己的魚做對比試驗和向一些行業專家學習,也通過全程高溫飽食無意外試驗和解剖跟蹤等多方細微處印證了2011年的大膽言論。對魚體質的把控和微調水的深入把控把過去對病害防治轉換到打破假象唯求本質的健康養殖層次來,不止回避了風險也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有了安全生產的把控后,玩的是“量大乘以微利”的盈利模式的還是可以玩的。玩的是“問飼料成本要利潤”的招的話,那自然效益不錯,畢竟飼料成本占了九成。玩的是“醉翁之一不在酒”的盈利把戲的話就要個人優勢而定了。?
  ?
  國家出口量最大的一條魚,不會死路一條的。若能玩得安全的前提下,微利時代還是適合養殖的。而且立體養殖的效益還是不錯的。畢竟現在可以走的路不多。草魚低迷,大軍本有殺回羅非陣營之意,不可轉投草魚了。廣東鯽魚精養太過新鮮,有能力把握的人還是少數。羅非魚即使在鏈球菌的威脅下,還是能熟練應對。相對來說,羅非魚還是條少操心的魚。只要懂得知足,莫吃“貪字得個貧”的虧,合理安排養殖密度,調節好水質和體質,不求高產求穩產,不求暴利求紅利,羅非魚還是個陽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