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小幅回落 不改貨幣政策從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于月內召開。按照慣例,先期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2014年經濟工作會將對經濟政策“定調”。然而12月3日召開的會議中,并未提及貨幣與財政政策的調整。
  而作為貨幣政策調整的重要影響因素,9月起恢復走高的CPI增幅仍引起市場警覺。“盡管通脹回落,但仍在央行關注區間以上,政策短期內不會因為通脹預期下降而有所放松。”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汪進稱。
  豬肉價格短期推漲物價
  在各種漲價因素中,豬肉價格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多家機構近期發布的研報預測,9日披露的11月CPI的上漲幅度或較10月3.2%有小幅下降,但從分類看,食品仍會是主要漲價品類,其中肉類價格小幅上漲,尤其是豬肉價格走高。

  以西安為例,《中國經營報》記者12月4日,在各大超市調查發現,西安的豬肉價格進入三季度之后節節攀升,其中精品豬肉價格甚至超過30元/斤 。陜西省多家大型養殖場在接受采訪時均表示近期豬肉價格波動比較大,幾乎是一天一個價,但是整體呈上升趨勢。
  “隨著冬季的來臨,市場對豬肉的消費需求持續回升,逐漸進入消費旺季;另一方面,由于上半年‘漂浮豬’等事件對養豬市場的整體沖擊,導致養殖戶對生豬的存欄率普遍低于往年,從而致使后期的市場豬肉供應緊缺,因此價格也就上漲明顯。”陜西省旬邑縣養殖場老板劉先生向記者表示。

  據悉,生豬養殖 最快的育肥階段也要4~5個月,所以劉先生預測,春節之前,豬肉的價格還會上漲。
  “ 11月豬肉價格整體是穩步上揚趨勢,這是因為市場需求逐漸好轉,企業銷售量較前期有所增加,尤其是進入11月中旬以后,食品企業與養殖戶看好冬至消費能提振市場,而養殖戶惜售待漲情緒濃,這導致食品企業收豬難而致價格上漲 。”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姬光欣表示,12月份,豬價會呈現緩慢上揚態勢,隨著氣溫降低,下雪等天氣因素還會令交通受阻而使豬價有所上漲。

  如果按照此前的“豬周期”曲線判斷,今年四五月份的豬價或是本輪豬周期底部,明年豬價將走高,全年價格中樞預計比2013年明顯抬高。但由于玉米(2365, 2.00, 0.08%)和大豆(4444, -18.00, -0.40%)的產量增加,飼料成本反而是走低的趨勢。
  不過在姬光欣看來,此前3年一個輪回的傳統豬周期基本被打破,已被縮短為微型周期。也就是說持續暴漲或暴跌現象難再出現。
  他作此判斷主要基于三個方面:國家宏觀調控對養殖戶的補貼,提高了他們的養豬積極性;信息更加通暢,在養殖戶的生產安排上更趨于理性;最后是國內加大了對豬病疫情的防控 。

  多因素助通脹小幅回落
  不過除了豬肉價格上漲明顯外,其他影響11 月CPI的多個因素均出現普遍下降。

  來自國泰君安的數據顯示,11月第三周(11月18日至11月24日)商務部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1%,統計局食品價格11月中旬環比下降0.3%,農業部食品價格11月第四周(11月25日至11月29日)環比基本持平,食品價格趨于回落之勢。
  在非食品價格方面,居住類價格小幅上漲,主要是由于租金價格上升,還有采暖季到來,居民生活用能源價格上漲,但節日后旅游及旅游相關價格回落。
  11月2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160元和155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12元和0.13元,調價執行時間為11月28日24時。由于成品油在CPI中的比重約為0.2%,近期成品油上調短期對11月CPI影響不大。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其直接影響要到12月CPI才體現。
  “成品油上調對11月CPI的直接影響有限,但受到油價傳導滯后性的影響,本輪上調將會在12月份CPI中方能體現,屆時助推12月份CPI的漲幅。”卓創資訊一位成品油分析師認為。

  11月PPI仍然為負,也未對通脹形成太大壓力。“我們維持11月統計局PPI環比為-0.1%,同比為-1.5%的預測。”汪進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 月PPI同比下降1. 5%,環比持平 。

  “翹尾因素影響3.1%,新增小幅下降0.1%。但12月份CPI 翹尾影響約為2.2 個百分點左右,翹尾影響大幅下降。”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對記者表示。
  由于大多影響11月CPI的因素均出現環比回落,因此受訪人預計11月CPI同比漲幅回落至3%。

  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裁安尉與汪進接受記者采訪時均預計11月CPI為3%左右,其理由是雖然九十月份通脹上行,但未形成上漲的持續壓力,并且今年大部分月份的CPI均在3%以下,因而預計全年物價水平2.8%左右,遠低于預期3.5%的通脹目標。
  不過,明年物價水平存在分歧。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強調稱,明年物價上漲壓力可能比今年還要略大一些,明年CPI同比的高點也可能高于今年的3.2%。

  但潘向東卻持不同觀點,“明年一季度物價水平比2013年四季度略有下行,約在2.8%左右,雖然是食品價格上行時期,但是翹尾水平略低,整體物價水平略低于四季度。由于未來貨幣政策確定穩重偏緊的格局,那么物價上行壓力仍然保持在一定范圍,明年總體物價水平約為3%左右。”

  回落不改貨幣政策從緊
  市場普遍預期的3%左右的CPI增幅距離今年總理劃定的“3.5%”紅線尚有距離。但在汪進看來,盡管通脹回落,但仍在央行關注區間以上,政策短期內不會因為通脹預期下降而有所放松。

  “貨幣政策仍維持穩健的大基調,貨幣政策扮演中性的角色,讓產業政策起到推動轉型的力量,因此央行采取相機抉擇,既不能放水,但也不能縮得太緊,不能影響產業轉型。”安尉對記者表示。

  受訪人士表示,目前央行仍將通過頻繁公開市場操作維持一個穩定資金環境。但記者注意到,央行在近月暫停逆回購后又重啟。12月3日,央行剛剛進行了180億元7天期逆回購。

  “這只是央行平穩的對沖操作,根據需求投放貨幣,不能說明貨幣正常松與緊的問題。”汪進對記者表示,目前貨幣政策仍然比較平穩。
  值得注意的是,11月最后一周企業債券發行平均利率由6.3%攀升至6.8%創出新高,高于市場預期。“債券融資成本超增顯著拖累周度融資增長,顯示出央行政策收緊對企業融資的影響仍超出此前預期。”汪進認為。
  企業融資惡化或拖累增長。“受央行逆回購提供的流動性支撐,目前貨幣市場短期利率有所回落,但整體偏緊的政策延續,企業融資利率攀升。”汪進表示,受企業債券發行利率持續攀升的影響,截至11月29日,11月企業中長期債券凈融資額同比少增786億元。企業中長期債券融資量的大幅減少有可能進一步限制企業投資行為,進而不利于未來更長期的經濟增長。
  對于12月份,有券商宏觀分析師指出,從政策面考慮,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但是考慮到年末銀行攬儲行為以及今年6月的“錢荒”事件,央行會繼續通過逆回購釋放流動性;而從資金面考慮,財政存款投放也會有助于流動性。但是,年末考核引致的資金緊張及利率上行趨勢不會改變。

  在信貸上,為了遏制金融風險,監管層自2013年第二季度開始“逐步緊縮信貸”。社會融資總量增長已從8月份21.9%的近期高位放緩到了10月份的18.7%。“到2013年年底有可能進一步趨緩至17.5%。”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預計。
  臨近年末,市場比較關注明年的貨幣政策方向,記者采訪獲悉,明年貨幣操作或將繼續偏緊。

  國家信息中心近日發布的《經濟信息綠皮書: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報告(2014)》建議稱,明年GDP增速目標應該劃定在7%,而宏觀調控仍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12月3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2014年經濟工作,但會議并未對通脹做分析和描述,只是提出“科學把握宏觀調控政策框架”。
  有券商分析師對此解讀稱,這或意味新一屆領導人在2013 年中期提出的經濟運行處于 “合理區間”和形成合理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兩條主線將繼續貫徹。也就是說,經濟仍將追求7.5%和7%的下限與底限,而3.5%仍是通脹的上限,政策調控將動態調整。
  “物價上行未止,2014 年上半年破‘3.5%’是大概率,因而明年調控政策將維持積極財政和穩健貨幣,貨幣操作將繼續偏緊。”上述券商人士認為。